王冠瑋律師(律師瑋哥)
    0
    • 會員登入
    • 關於我們
    • 法律文章
    • 預約諮詢
    • 線上課程
    • 免費影音資源
      回主選單
      • Youtube
      • Podcast
    • 聯絡我們
    • Join us
    • Login
    • 0
      王冠瑋律師(律師瑋哥)
    • 關於我們
    • 法律文章
    • 預約諮詢
    • 線上課程
    • 免費影音資源
      Youtube Podcast
    • 聯絡我們
    法律文章
    • 文章總覽
    • 分類
    • 民事刑事訴訟 (97)
      • 車禍理賠保險 (53)
        • 繼承遺產家事 (40)
          • 債權催收詐騙 (17)
            • 台商跨境訴訟 (4)
              • 論文期刊採訪 (25)
                • Podcast (8)
                  律師瑋哥 車禍律師 車禍 車禍保險 車禍刑事 律師 網路犯罪 婚姻 詐欺 刑事告訴 催收 債務清理 債權管理 應收帳款 資產管理 期刊論文 離婚律師 台商法律 詐騙法律 金融法律 家事律師 繼承 繼承律師 遺囑 遺囑信託 保險規劃 台商繼承 大陸繼承 保險理賠 安養信託 監護宣告 律師在1樓 肇事逃逸 律師建議 交通事故 車禍法律 交通事故理賠 台灣法律 刑事訴訟 民事訴訟 保險 車禍理賠 國家賠償 車禍國賠 借名登記 贈與 信託 剩餘財產分配 離婚 夫妻財產 保險金信託 遺產 扶養費
                  1. 首頁
                  2. 法律文章
                  3. 債務催收產業訂定專法可行性研究-2-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債務催收產業訂定專法可行性研究-2-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019 Dec 10 論文期刊採訪
                  內容目錄
                  1. 一、研究動機
                    1. 基於以上,本文的研究動機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2. 二、研究目的
                    1.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王冠瑋律師】論文【債務催收產業訂定專法可行性研究】
                    2.  🙋🏻‍♂️如果您有任何國內外金融債權催收法律問題,歡迎點選本連結,預約法律諮詢時間!

                  第一章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一、研究動機

                  近代經濟社會中,凡有互易即有契約之存在(無論是口頭抑或是書面形式),而在法律關係上構成「債」的基礎。債之關係之所以容 易發生糾紛,乃在於債之履行的不必然性,債務人可能基於各種可預 見,或不可預見的原因,無法按締約當時條件如期給付,形成債務不 履行。債之實現產生困難,即產生如何確保債權人權益,以及如何加 速敦促債務人履行義務之必要,這即是債務催收的起源。倘若債權人 無力或者無積極意願(可能基於成本考量等各種因素)追索其債權,也 會進一步衍生出借重專業人士,以代債權人實現其權利之需求。

                  然而,債務催收涉及債權人與債務人彼此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 一般而言,債權人通常居於較優勢之地位,掌握較多的社會、經濟資 源,而居於債務人地位的個人或團體,則往往處於經濟、資源上的劣 勢,如果放任私法自治,國家公權力不予以合理規範下,極可能產生 侵害債務人人權的現象。

                  為此『政治與公民權利國際公約』(以下簡 稱公約)第 11 條即規定:任何人不得僅僅由於無力履行約定義務而被 監禁。1這項我國已批准的國際人權公約中2明白揭示,債權人必須以 正當、合理之手段,以實現其債權,任何有關於債務監禁或類似於奴 隸制債役,皆在被禁止之列。

                  換言之,這項『公約』的締約精神即在 於,體察債權人與債務人間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從而禁止因某人無力 償還民事債務,而對其實施某種具體的懲罰,包括在債役問題上,『公 約』禁止使債務人處於對債權人的人身依附情況,而以從事強迫勞動的方式來償還債務;而在債務監禁問題上,則禁止債權人或國家剝奪 債務人的人身自由。

                  然而,這項對於債務人施予保護的人權條款,卻可能衍生出對於債權人應有合法權益漠視的盲點。國家的公權力運作,倘若過度保護債務人之權益,相對而言則將可能使得債權人之正當財產權無法實 現,從而產生另一種的人權歧視。

                  因此,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債權人 或債務人,哪一方的人權應當優先予以保護,而是國家是否設計出一 套合宜的程序規範,以兼顧債權人的財產權以及債務人的人身安全、 自由等各項權益。尤其是上述公約中,債務監禁禁止的主要規範主體 是「國家」,締約國雖有義務廢除其法律制度中,要求對未能履行有 約定責任的債務人,所採取直接性人身羈押的所有規定,但是締約國 還有進一步的責任去採取立法和其他措施,以禁止私人債權人限制其 債務人之人身自由的企圖,此點不僅適用於無力償付時,在不願意償 付時亦然。

                  只是在限制人身自由之外,實務上還存在有許多不當的催 收行徑,我國現行法令上,對於不當的催收行徑主要可以民法上的侵 權理論,以及刑法上的妨害公共安全與侵害個人人身財產等加以適 用,然而對於許多遊走於法律邊緣的「不當」手段,卻似有模糊的立 法空白,因而衍生出許多的糾紛,形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基於以上,本文的研究動機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 檢視我國債務不履行日益惡化的緣由,探究債務催收的正當性 與合理性基礎。
                  2. 參照西方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與立法實踐,檢視我國現行法令 對於債務催收規範的不足與缺漏。
                  3. 在法治國的原則下,如何在債權人與債務人分別的人權保障 中,尋求出合宜的程序規範,以落實人權立國的目標。

                  二、研究目的

                  債之不履行,可能存在於自然人與自然人間,也可能發生於自然人與法人間。尤其現代金融產業的發達,主要的借貸關係,已經從過去私人間的借貸,轉變為自然人與法人,也就是個人與金融機構間的借貸,因而使得債務催收由傳統的私人間催討,轉換為以法人對個別 自然人的追討為大宗,使得債務催收關係益加複雜化。

                  就我國現況而 言,目前國內金融機構的債務催收,或可因循司法途徑,經過訴訟、 強制執行後使得債權受償,但就成本考量而言,不論是時間成本或訴 訟費用皆所費不貲。

                  因而,若能不進入司法程序即完成債之履行,對 於債權人與債務人雙方而言,應是最理想的選擇。

                  目前國內金融機構處理逾期不良債權的方式,以自行依法正常催 收居多,或有整批出售予資產管理公司,以避免訴訟之冗長與無效 率。

                  惟近年來,金融機構委託外部專業催收公司進行催收作業則越趨熱絡。金融機構將債務委外催收,雖帶來效益,也不免給金融機構信 譽等帶來負面的影響。雖然大部分受委託之債務催收公司,都能基於 正當的方法與手段進行債務催討,然現今社會上暴力討債卻不時可 聞,不但使債務人心生畏懼,甚至危害人身安全,引發社會輿論嚴重 關切。

                  尤其債務催收方式五花八門,如涉及強暴、脅迫、恐嚇、公然 侮辱或毀損等,雖有刑法、社會秩序維護法等可加以規範,但如果催收人是以騷擾、妨礙日常生活、就學、就業,或以虛偽、詐欺或誤導 之方式催收債務,則係有法律適用及解釋空間,從而引起催收人及債 務人間之爭議。

                  單純的債務履行,演變成社會注目的重大議題,一方面顯示金融 機構本身對委外技術與受託業者的管理不善,與主管機關的監理不周。

                  若不及早尋求改善,恐將對金融機構的正常業務經營造成不良影 響,導致金融機構的重大損失,甚至引起更大的系統性風險;另一方 面,分別的個案,造成通案的結果,也透露出現行的法律規範恐有疏 漏與不足之處,使得正當的債務催收人,或委外催收人無法可依,無 例可循,因而在為與不為間進退失據,也造成債權人、委外催收人與 債務人間法律見解的落差,如未能在法制建構上進一步的綿密與細緻 化,恐埋下更大衝突的根源,而使得人民對於法治喪失信賴與信心。

                  基於以上,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於,透過對歐美主要國家以及國際金融組織,對於債務催收管(監)理規範的爬梳,釐整出正當債務催 收程序(包括委外或自行催收)應有的法理基礎,同時藉由人權保障的 觀點,檢視我國實務催收上所產生的困境,研析既有法律規範與實務 執行上的落差,尋求出當前法律規範的缺漏之處,嘗試在兼顧債權 人、債務人與催收人應有的憲法人權保障下,為我國設立催收專法指 出應有的立法方向與重點。


                  1 參見李明峻編『當代國際法文獻選集』(台北:前衛,1998 年),頁 83。

                  2 2009 年 5 月 14 日,我國總統正式簽署「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and Political Rights )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兩項國際人權公約的批准書,參見總統府新聞稿,2009 年 5 月 14 日。在此之 前,立法院亦於 2009 年 3 月 31 日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施行法」,並於同年 4 月 22 日正式公佈施行。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王冠瑋律師】論文【債務催收產業訂定專法可行性研究】

                  🧑🏻‍⚖️律師瑋哥小提醒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王冠瑋律師】論文【債務催收產業訂定專法可行性研究】

                   🙋🏻‍♂️如果您有任何國內外金融債權催收法律問題,歡迎點選本連結,預約法律諮詢時間!

                  法律諮詢

                  民刑訴訟案件

                  委託與狀訴

                  遺囑信託保險

                  代筆遺囑

                  車禍講座課程

                  • 催收
                  • 律師瑋哥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車禍法律】新聞|機車騎士撞狗…怒告飼主過失傷害!法官判無罪:牠走斑馬線

                  【網購詐騙法律5】網購商品未取貨,賣家揚言提告詐欺、毀損罪 ?

                  網路分享投資理財股票分析,會違反投信投顧法嗎?律師教你3重點

                  了解在台灣網路上分享投資股票或是股票分析推薦,是否符合證券投資顧問法?律師瑋哥為您解析經營自媒體分享投資理財合法規定。

                  【車禍法律】發生車禍,我可以直接離開嗎?律師:肇事逃逸跟你想的不一樣!

                  律師瑋哥解析肇事逃逸與過失傷害差異,結合新聞車禍事逃逸案例,教你正確處理交通事故,避免誤觸法律陷阱。

                  【本票裁定超好用?】本票怎麼寫有效?律師教你本票裁定5重點

                  關於我們

                  • 大成台灣律師事務所
                  • Youtube律師瑋哥
                  • Podcast律師1樓
                  • 橘子姐的熟年理法院

                  服務項目

                  • 預約法律諮詢
                  • 常年法律顧問
                  • 課程培訓講座
                  • 使用條款
                  • 退費政策

                  聯絡我們

                  • 聯絡電話: 02-27020208
                  • 地址: 106 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10/18樓
                  • 公司名稱: 王冠瑋律師事務所(律師瑋哥)
                  • 統編: 19331064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王冠瑋律師(律師瑋哥)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