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禍法律】高齡駕駛危險多?律師:5個重點保護家中長輩
2025 Jul 28 民事刑事訴訟 車禍理賠保險
隨著台灣步入高齡化社會,年長者的交通安全成為大家越來越關心的議題。根據交通部的數據顯示,高齡者的交通事故正急速增加。106年高齡駕駛的機車事故共發生29,409件,但到了去年,這個數字竟然飆升至52,689件,死亡人數也隨之上升。這些數據顯示,高齡駕駛的交通風險不能忽視。
高齡駕駛事故增加的原因
造成高齡者事故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隨著年紀增長,長輩們的反應速度、視力、體能等都逐漸下降。加上多年駕駛經驗讓他們有時會忽略最新的交通法規或依舊習慣於舊有的駕駛方式,這些都增加了事故的發生率。這裡我整理了幾個高齡駕駛的關鍵安全建議,幫助長輩在用路時更安心,也減少家人的擔心。
高齡駕駛的5個安全守則
1. 穿著亮色衣物,增加可見性
長輩外出時,應穿著亮色系的衣服,這樣可以讓其他駕駛人更容易看到他們。無論是走路、騎機車還是開車,提醒他們注意自身的可見性,特別是在清晨、黃昏或夜間。晚上騎機車時更應開啟車燈,並考慮與行人一樣穿著反光裝備,這樣能顯著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2. 更新駕駛習慣,遵守法規
許多長輩依賴多年來的駕駛經驗,習慣了以往的開車方式,像是進出巷口時不減速、隨意迴轉或不打方向燈,這些行為其實非常危險。提醒長輩們要跟上現今的交通法規,遵守每一個細節,避免發生不必要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在道路狀況複雜的城市環境。
3. 確認身體狀況,避免疲勞駕駛
反應力下降、視力變差、肌肉力量減弱,這些都是高齡者面臨的挑戰。長輩在駕車前應該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尤其是服藥後或精神不佳時千萬不要開車。建議家屬定期關注長輩的健康狀況,必要時可以安排他們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或由家人接送,減少風險。
4. 幫助檢查車輛狀況
長輩們有時會忽視汽機車的保養和維修,像是輪胎磨損、煞車靈敏度或方向燈是否正常運作等。這些小細節如果疏忽了,可能會引發大事故。家人可以定期協助檢查車況,確保長輩的車輛處於良好狀態,這樣才能讓他們上路時更安心。
5. 避免夜間駕車,減少風險
由於年齡增長帶來的視力下降,夜間或光線不足的環境下駕車風險會大幅提高。建議長輩們避免在夜晚或雨天等視線不佳的情況下開車,盡量選擇白天或光線充足的時間出門,這樣能大大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6. 投保充足的車險,確保保障
車險對於高齡駕駛來說尤為重要。高齡駕駛人發生事故的風險較高,因此建議為長輩至少投保第三責任險,並提高保額。這樣不僅可以讓長輩遇到事故時獲得更好的經濟保障,也能減少家人的財務壓力。
律師瑋哥的小建議
律師瑋哥在課程中,建議家屬應以關懷的態度,與家中長輩討論他們的交通安全問題。很多長輩不願意放棄駕駛,因為這象徵著他們的獨立與自由。我們可以提供他們更多的交通選擇,如鼓勵他們使用大眾交通工具或由家人接送,這樣既能保障他們的行動自由,也能降低交通事故的風險。
高齡駕駛事故的風險無法完全避免,但透過適當的安全措施、良好的駕駛習慣,以及家人的關心與協助,我們可以幫助家中的長輩更安全地用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