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002《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償還「栽培費」嗎?》|《警察廣播電台》律師瑋哥聊天室
2024 Dec 04 繼承遺產家事 Podcast
警察廣播電台《律師瑋哥聊天室》EP002
父母可以要求子女償還「栽培費」嗎?
警廣主持人卡爾:
不少父母在子女成長過程中投入大量金錢和心力,難道不能讓子女未來償還他們的「栽培費」,這在法律上是可行的嗎?
王冠瑋律師:
有一個有趣的新聞:一位母親舉債栽培兩個孩子讀醫學院,之後與孩子簽訂契約書,約定孩子日後賺的純利60%給母親,作為栽培費。這個案子讓很多人都在問:父母能不能要求子女負擔這種所謂的「栽培費」?,
其實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法律上並沒有「栽培費」的概念,分享一個特殊案例。
案例:單親媽花千萬栽培牙醫兒,可以要求子女償還「栽培費」嗎?
王冠瑋律師:
新聞報導說這位母親離婚後獨自扶養兩個孩子,為了讓他們順利成為醫生,她賣掉股票、還借錢數千萬元,就是為了付兩個孩子昂貴的學費和生活費,甚至還花不少錢租房子讓兒子與女友同居。後來,因為手邊的錢都投入了兩個兒子的教育和生活,她擔心年老後生活無依,就和兩個孩子簽訂契約,約定孩子未來取得醫生資格後,每月將收入的純利60%按月支付至達到5,000萬元的上限。
幾年後,母親發現孩子對她漸漸疏遠,甚至不履行契約,她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她和大兒子和解,而二兒子法院判他要支付2,200萬元給母親。
律師分析:栽培費與扶養費的界限
王冠瑋律師: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解析這個案子:
法律並無「栽培費」的概念:
法律規定父母有義務撫養未成年子女(現在是18歲以下),而這種撫養並不是「借貸關係」。換句話說,父母為子女的教育和成長所付出的金錢與努力,不是法律上可以要求子女償還的。關鍵點在於「契約的效力」:
這位母親與孩子的契約被法院認定為「扶養費契約」。也就是說,這不再是父母單方面要求子女償還過去的花費,而是雙方針對未來的扶養義務所訂立的具體協議。契約的內容不違反公序良俗:
法院認為,契約中的條款雖然涉及金錢,但主要是為保障母親的老年生活安排,並未對子女造成明顯不合理的負擔。因此契約有效。
主持人卡爾:
王律師,那是不是代表,父母只要與子女訂立契約,就一定能成功要求子女支付扶養費?
王冠瑋律師:
不完全是。法律上的契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件才能有效:
契約必須是自願簽訂的:
子女在成年後有完全行為能力,他們需要在清楚了解條款的情況下自願簽字。- 契約條款不能違反公序良俗:例如,要求子女支付過高比例的收入,或條款過於嚴苛,可能會被認定無效。
- 契約的目的合理:這個案例中的母親,契約的目的是為保障她的老年生活,而非單純地向子女索取不合理的回報,因此法院認可其效力。
討論:扶養費給多少比較合理?
主持人卡爾:
原來簽了契約的效力這麼大,這樣扶養費是不是父母開價多少,子女就要全盤接收?還是有根據子女本身的經歷能力而定,這又該如何判定呢?
王冠瑋律師: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法院在判定扶養費金額時,通常參考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
以台北市為例,根據今年(2024年)的數據,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約為34,014元 ,台北生活真的很高哦!!
如果是新北市,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約為26,226元。也就是說,若父母居住在台北市,且無法維持生活,他們可向子女請求分擔約34,014元的扶養費。
不過,每位子女的經濟狀況不一,不一定都要繳相同的扶養費。法院會依照每人生活、經濟狀況分配,所得較高的子女負擔多一點,較低者則少付一點。
如果全部的子女都沒辦法負擔3萬多元,法官則會依據衛福部公告的「每月最低生活費」判定,以今年(2024年度)台北市19,649元為例,法院就用這個金額給子女分攤。
主持人卡爾:
感謝王律師的專業解說!「栽培費」這類爭議其實提醒我們,親子間的情感關係雖深厚,但若涉及金錢,仍需慎重處理。如果聽眾朋友有類似問題,歡迎下次繼續鎖定《律師瑋哥聊天室》,我們下集見!
延伸閱讀:《孝親費是不是扶養費?》|《警察廣播電台》律師瑋哥聊天室
加注警語:本文內容僅供讀者為一般性參考,個案仍需經您諮詢專業人士以評估能否適用,因此,我們建議您應就遇到的問題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
如您有法律問題,請加律師瑋哥LINE 官方帳號,或打事務所電話:02-27020208 轉法務候小姐或王冠瑋律師,預約付費法律諮詢。